域名是用于識別和定位互聯網上計算機的層次結構式字符標識,它與該計算機的互聯網協議(IP)地址相對應。域名相當于注冊單位在網絡上的門牌號碼,相對于IP地址而言,更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記憶。
在我國,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使用的域名有兩種,分別是英文(ASCII)域名和中文域名。所謂英文域名就是由若干個從a到z的26個拉丁字母及0到9的10個阿拉伯數字及“-”、“.”符號構成,并按一定的層次和邏輯排列的字符,例如:中央編辦網站的英文域名為“scopsr.gov.cn”。而中文域名,顧名思義就是以中文表現的新一代域名,同英文域名一樣,是互聯網上的門牌號碼,例如:中央編辦網站的中文域名為“中央編辦.政務”。
為進一步完善域名體系,規范管理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08年3月,根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發布了《關于調整中國互聯網絡域名體系的公告》,在我國域名體系中增設了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專屬的“.政務”、“.公益”中文域名。同時,明確了“.政務”域名適用于黨政群機關、政務部門,“.公益”域名適用于非營利性機構,與其相對應的英文域名,即“.GOV.CN”適用于中國的政府機構,“.ORG.CN”適用于非營利性組織。2008年7月,中央編辦成立了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CONAC),經工業和信息化部授權,該機構專門負責“.政務”、“.公益”專用中文域名注冊管理工作。
“.政務”和“.公益”域名注冊管理工作之所以由機構編制部門進行管理,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這是機構編制部門的天然職責。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是各級編辦管理和服務的對象,其名稱是通過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批準使用的,同樣,其相應的網上名稱,也應當經過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審批。網上名稱包括域名和網站名稱,而域名管理正是網上名稱管理的重要部分和關鍵環節,也是機構編制部門職能在互聯網上的有效延伸。為進一步明確職能,推進域名工作,中央編辦于2009年1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政群機關及事業單位網上名稱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加強對黨政群機關及事業單位網上名稱規范使用的監督和管理,積極推動“.政務”和“.公益”域名的應用普及。同時,中央編辦也將域名注冊管理工作寫入2013年機構編制工作要點,這標志著域名注冊管理工作已經成為全國各級編辦的常規性工作。
其次,這是創新機構編制工作的重要手段。域名管理工作的穩固和加強,能夠創新機構編制管理方式,有效提升機構編制管理水平,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組織”。做好域名注冊管理工作有利于強化編辦的陣地和組織,尤其對于力量較為薄弱的基層編辦,通過域名注冊管理工作能夠強化其組織建設。二是“強方法”。做好域名注冊管理工作有利于創新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方式。域名注冊管理將傳統的機構編制管理從網下搬到網上,從強調單方面管理到寓管理于服務,從靜態管理到動態管理,從單項管理到綜合管理,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管理,通過探索和實踐,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強能力”。做好域名注冊管理工作有利于培養和鍛煉編辦隊伍?;ヂ摼W和域名管理是一項新事業,這就要求編辦同志要加強學習和了解,提升個人能力和專業素質,打造一支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的機構編制隊伍。
第三,專用域名由政府機構管理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從國際上看,互聯網和電子政務建設較發達的國家,對政府專用網上名稱的管理大多由專門的政府部門或指定機構進行管理。如英國的“.GOV.UK”域名由英國內閣下屬的政府通信中心(GCC)負責運營管理;美國的“.GOV”域名由美國聯邦總務署(GSA)下屬的政府政策局信息認證與訪問辦公室負責運營管理;澳大利亞的“GOV.AU”域名由澳大利亞財政部下屬的澳大利亞政府信息管理辦公室(AGIMO)負責運營管理。我國的“.政務”和“.公益”域名的管理方式與國際管理架構類似,這種管理方式的優勢是能夠對政府專用域名的注冊申請和使用進行嚴格的審核與監督,確保政府專用域名作為政府網站標識的權威性和規范性,保障政府部門網上名稱的合法權益和國家的信息安全。